
托管机构免责,托管机构免责声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托管机构免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托管机构免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p2p的银行托管承担连带责任吗?有什么依据?
我觉得题主想问的是,p2p如果跑路了、爆雷了,托管银行承担连带责任么?
接下来再说下我的回答:不管p2p咋样,托管银行都没有一丁点责任。
依据是什么呢?最直观的一个事实:p2p平台出问题的那么多,里面不少都上了银行存管,但你见过哪一个人跳出来说应该让托管银行负责偿付的?没有!
因为p2p平台和银行的关系,只是p2p平台把钱寄存在银行,有收入支出的时候,银行帮忙记账而已!至于钱从哪来,又将往哪去,银行管不着!
当然,如果p2p真出问题了,对托管银行的品牌肯定是个重大打击,所以你看只有中小银行、城商行愿意做p2p的托管银行,大银行始终没拿正眼看过这块业务。
首先,托管银行不是当事人,不承担连带还款等钢性兑付责任。
其次,法律没有规定托管银行的连带责任,当然托管银行的合同中也不会约定托管银行的连带责任。
因此,要求P2P的托管银行承兑连带责任,估计很难,除非证明托管银行与P2P之间相互勾结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否则基本不可能。但如果托管银行未尽谨慎尽责造成P2P资金未按合同约定使用或者存在其他应当注意而未注意的事项造成投资人损失的,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分析论证。
如果平台倒闭或者跑路,银行存管并不承担连带责任。
因为银行存管的主要作用是把平台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隔离开,杜绝平台直接卷款跑路。
但是银行不会严格审核资金的去向,所以有些平台会制***标的,套取平台投资者资金。多见于虚***或者关联企业大额借款。
也有些平台属于***存管,开通了存管,但是很多业务并不走存管通道。
所以,单纯看到有银行存管并不代表一定安全,但是没有银行存管,一定有问题。
重要还要看平台的风控审核,贷后管理和催收,以及是否有和做第三方担保或者保险保障。
按照监管要求,P2P至少要在银行做资金存管,但并不意味着P2P的借贷关系和银行有什么联系,作为存管方的银行并没有责任,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正式向外公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有明确的规定。
整体的意思就是:银行免责,银行不为开展网络借贷的平台增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
在此业务指引的第二条提到:存管人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担保或者保证,不承借贷违约责任;第二十条也提到:存管人不对借贷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对网络借贷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二条提高:存管人不对网络借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或承诺,不承担资金运用风险。
银行在资金存管业务当中充当的角色,只是作为一个资金存放机构,避免P2P平台自设资金池或者自融,但是这些是指停留在理论上。
某些P2P会通过发***标或者通过一些自己的关联企业做一些虚***交易来实现对存管资金的控制,再或者有些平台的资金根本就不在存管账户上。
2017年存管业务指引颁布施行时,全国已有33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但是却只有20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8.75%,其中还包含一些“***存管”,只签协议而不走存管系统的。
怎么辨别一个P2P平台是否介入银行存管?
很简单,上限银行存管系统的平台,会让投资者在存款银行开立一个账户,这个账户是在你名下真实的银行账户。
在P2P行业里,因为前期的缺乏监管,还有很多需要规范的行为,有一些银行存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投资P2P时也不要只相信一些宣传口号,真存管和***存管还是有很大区别,有存管的也不一定就安全,但是没有存管的是一定有问题的。
银行作为存管方,只存放资金,避免P2P自设资金池,但是并不对P2P的交易过程和投资标的监督,也没有监督的权力,借贷关系如果发生违约,银行按照管理办法也是免责的。
医保免责期有什么规定?
医保免责期的规定:
参保人员在统筹地区内首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行6个月的免责期。免责期内,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划记个人医疗帐户,不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保险待遇。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单位及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后,应当按规定及时足额连续缴纳医疗保险费。未按规定时间足额缴费的,视为欠费,欠费期间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重新交费时,应一次性补齐欠缴的医疗保险费,补缴期间计算为缴费年限。欠费在3个月以内的,补缴时按规定收取滞纳金,补缴期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欠费在3个月以上的,无论是一次性或分次补缴时均免收滞纳金,补缴期内,只按规定计算缴费年限并补划参保人员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不享受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待遇。不按规定补缴医疗保险费的,重新缴费时,视为首次参保,实行6个月的免责期。
因单位欠费或不及时参保缴费导致参保人员无法报销医疗费的,由单位负责为参保人员按医疗保险规定的标准报销相关费用。
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档案托管人员,首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行6个月的免责期。免责期内,不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保险待遇,从连续缴费的第7个月起,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参保后应当按规定及时足额连续缴纳医疗保险费,未按规定时间足额缴费的,视为欠费。欠费在6个月以上的,重新交费时,不管是否补交欠费,均实行6个月的免责期。
分配到单位工作的复退、转业军人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军龄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等待分配工作时间在1年之内的,等待分配期间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无6个月的免责期;等待分配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的,等待分配期间不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设立6个月的免责期。
参保人员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保险待遇;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计算缴费年限,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医疗费用按失业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医保中断一个月,再交有免责期?
如果参保职工连续三个月未进行医疗保险缴费或档案托管人员、居民错过集中缴费期的参保缴费,不仅中断期间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还会出现三个月的医保免责期,也称医保等待期。
[_a***_]完责期的目的是防范道德风险,如果没有免责期的制约,就有可能会出现没病时不参保、有病时再参保的情况。然而,社会保障的能力来自大数法则,参保人数越多保障能力越强,如果所有人都是病了才参保,医保制度将难以为断,一旦医保制度没有了,损害的就是所有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了。
所以要确保亨受报销的权利与及时足额缴费的义务相对等,这样才能享受到相应的医保待遇。
医保卡断交三个月,续交后从缴费当月开始计算,3个月后方可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医保断缴有以下几种情况:
参保人员中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60天内(含60天)补缴医疗保险费的,从缴费次月起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
参保人员中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60天以上至180天(含180天)补缴医疗保险的,从缴费当月开始计算,3个月后方可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
中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180天以上补缴医疗保险费的,从缴费当月开始计算,6个月后方可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托管机构免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托管机构免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zhida.cn/post/2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