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管服务黑板报,托管班黑板报布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托管服务黑板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托管服务黑板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推进中小学生减负:有学校下午两点多就放学,家长开始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你怎么看?
南京“减负”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中小学减负”都是一个“伪命题”,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拍脑袋决定,要充分调研,听听老百姓的呼声,才能制定出好政策。
多年前,专家为了给小学生减负,制定了三点半放学的政策,结果给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减负措施之一,早放学!
有的家长无法接孩子,就辞职做起了家庭主妇;有些上班族,为了接孩子,早早的“逃班”,领导有时候也睁只眼,闭只眼;无法“逃班”的家长,要么把孩子送进了学屋,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要么把老人接来专门接送孩子,让本来紧凑的住房更加拥挤。
这个政策引发普遍不满,所以当“有偿课后服务”出现之后,即便是“有偿”,学校变成了“学屋”,家长们也拍手称快。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天坐七八个小时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减负,难道只是早放学吗?学校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比把学生放出去更好吗?
早放学的结果,只是把孩子从学校推到辅导班而已!家长花钱更多了,孩子学校更差了。
减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减负措施之二,不准带作业去学校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南京公办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两点多钟放学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学低年级通常下午是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每天的情况不一样),如果下午就上一节课的话,基本上就是两点半左右放学,两节课的话是三点多一些放学,所以你到下午三点钟左右你就会看到很多学校门口集中了很多接孩子的家长,基本上如果没有上延长班的学生,在学校就不会有太多的课了。
但是学校里面的课从来都不是上课的结束,这些年孩子在外上辅导课的孩子越来越多,并不是自今日始。
曾经有一子上三年级的孩子,周五的下午他放学跟着我上作文课,这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六天之内一共上八门课外课,除了星期天一天他可以跟着全家人一起休息,出来放松放松之外,平常所有放学以后的时间他都是要上课的,周六一天更是上了三门课外辅导课。虽然这个例子相对来说比较极端一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报个三到五门课外辅导课的孩子不在少数,用家长的话来说,大家都这样,我们谁也不敢放松。具体到这些课外的课里面,有提优的也有补差的,当然还有与学业考试无关的兴趣班。
这些年培训机构异常繁荣,大大小小的机构分布在各大中小学校的周围,有很多孩子就是出了学校就进了机构,比他们上班的父母还忙。
有的人质疑这样做值不值。就我个人来看,一个人的饭量有大小,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有高低。如果孩子本身的接受能力比较好,有足够的时间,家庭经济条件又允许,上一些课外课当然无可厚非。我曾经看到过一位专家的话,减负不应该一刀切,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或者尖子生,如果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为什么不可以去学习更多呢?将来国家需要尖端人才,就是要从他们中间脱颖而出的。而一些学习总也跟不上的学生,给自己补补课,把学习上的拦路虎搬走,谁又说不可以呢?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所谓的因材施教,不也是这个原则吗?
一个政策的好坏,是看这个政策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
现在减负进行得轰轰烈烈,各方言论不一,现在从一个教师角度,来说一下这次减负吧。
减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出发点没有站在现实的基础上。
为什么?
1、很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精力,更没有能力安排好孩子减负之后的时间安排问题,能力培养问题。
比如:减负提倡的多运动,好吧,请问两点放学,双职工还在上学,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运动从何而来,让孩子自己去公园,不现实因为安全问题,无法保证。
和小伙伴一起玩,首先玩什么?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一起更需要家长陪护。
有些地方公园很远,交通又是个问题。
2、阅读。很多孩子根本不爱看书,空下来的时间,就会看电视,打游戏。于是一开始家长和作业斗,没有了作业就要做好与手机游戏斗的准备,与作业斗,头上还有尚方宝剑,老师背书,与手机游戏斗,你斗的是人性,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3、家长自己布置作业,也不现实很多家长,又不是教师重难点根本不清楚,学生的整体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布置作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托管服务黑板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托管服务黑板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zhida.cn/post/51138.html